看到这句话,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大漂亮特别硬气,对着伊朗就是一阵严肃警告,且直接威胁到伊朗新政权,话语间透露出各种霸气,然后…膝盖忍不住有些发抖,并且开始发软想跪了…
2024年即将落下帷幕,2025年即将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热搜上的许多现象级词条,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焦点:“黑神话”、新文旅、人工智能、“猛兽”下山……这些热点背后,都折射出了哪些深层次的社会话题?欢迎大家做客我们评论员的“年终茶话会”,与我们一同走进时间与思想的观察室。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事关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是重要的民生“关隘”,不容失守。年终岁末,回顾2024,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舆论热点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这一年,你吃得好吗?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食品安全链条长、环节多,一个小细节的放松,就可能酿成大问题。从央视“3·15”晚会曝光商家用劣质槽头肉加工预制菜,到海底捞饮料中喝出药片,从青海、甘肃等地部分商户用硫磺熏枸杞,到“东北雨姐”销售的红薯粉里没有红薯成分,从某公司订51份黄焖鸡米饭超20人食物中毒,到袁记云饺碗内发现蚯蚓……这一年来,无论是食品生产行业还是餐饮企业,都曾传出“防线”被攻破的消息,让消费者难言放心。
舆情代表着大众关注的方向。目前,这些引起关注的案例已经基本尘埃落定,相关企业、个人都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复盘事件可以发现,食品安全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青海、甘肃等地的一些商户明知添加焦亚硫酸钠等添加剂有害健康,但为了使枸杞有个好“卖相”仍“明知故犯”。按照我国生猪屠宰行业的相关标准,未摘除可视病变淋巴结、肾上腺和残留甲状腺等腺体的槽头肉是不允许销售的,那么,安徽阜阳的食品生产企业是从哪里买到的大批劣质槽头肉,又是如何用于生产而未被发现的呢?
要让大家“吃个明白”“吃得放心”,食品安全监管就不能“各管一段”,而要融合发力,建立起食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让每一个环节都可溯源,让每一份责任都清晰化,让每一个小问题的发现,都能得到迅速回应。劣质槽头肉加工梅菜扣肉被曝光之后,今年4月起,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1月底,行政执法立案1.4万起,查获涉案物品9000余吨、涉案货值9.3亿元。这种通力合作,重拳出击的方式,让食安监管精准高效。
全过程监管体系的重要一环,还应包括面向大众的公开透明反馈机制。例如,“东北雨姐”明知红薯粉丝的配料表有问题,仍知假售假,导致口碑崩塌,并因虚假宣传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在此前,她带货已经多次“翻车”,如售卖盘锦螃蟹被指摆拍造假,带货东北大鹅时,有打假博主称其售卖的品种是非洲雁,产品质量还有问题。打假博主“大娃”称向“东北雨姐”维权时被殴打。可见,即使是面对“网红”这样的公众人物,消费者想维权也并不容易。
一次假冒伪劣食品的投诉或举报,就是一次改进的契机。被媒体曝光、被公众熟知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大多已经积累了重重隐患,很可能在多个环节都出了问题,这也往往意味着日常监管体系的失灵。那么,来自消费者和大众的监督就是补足监管漏洞的重要一环。如果认真对待消费者的每一次反馈,并迅速予以回应,在一定程度上,食品生产销售中的隐患就不会积少成多,更不会积重难返酿成大祸。
大多数人无法花大量时间精力在维权上,对于食品专业的问题也并不了解。因此,建立可溯源且公开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一方面可以让消费者清晰了解食品是如何从田间地头来到自家餐桌的,便于排查风险隐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让诚信的企业脱颖而出,让有过“不良记录”的企业引起警惕。
除了社会、家庭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之外,校园食品安全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久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要求聚焦校园餐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细化操作流程和规范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各校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强化家长监督。这也是将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公开透明化,引入社会力量补足日常监管的不足。
食品安全既拷问从业者的良知,也考验监管机制的效能。守护公众健康,行业规范发展,需要各部门日常监管的守土有责,也需要问题曝出之后的迅速反馈。公开透明的“阳光”,可以消杀寄生在食品行业上的“霉菌”。2024即将结束,祝福我们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都可以“开心吃”“安心吃”。
特约评论员土土绒 股票短线杠杆怎么操作